“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7天假”

01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令我震惊不已:

一个在外打工的儿子请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亲,两三天过去,父亲仍没死。

儿子问父亲:“你到底死不死?我就请了7天假,是把做丧事的时长都算进来的。”

老人随即自杀。儿子赶在一周内办完丧事,回城继续打工。

这个不是杜撰的网络段子,几年前媒体曾有报道:在湖北京山县农村,有“自杀屋”、“自杀洞”。

相当一部分老人因为患病,不愿拖累子女,选择老屋或荒坡、树林、河沟,安静地“自我了结”。

当地人对此习经为常,有村民说,只要满足年龄在7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经济条件差、子女生活比较困难、得了无法治愈的疾病这样几个条件,老人自杀就是“明智的选择”。

更有老人说:“比起亲儿子,药儿子(喝农药)、绳儿子(上吊)、水儿子(投水)更可靠。”

我真的不敢想象,老人离世那一刻该有多寒心。

他们一面因得不到子女回报而悲伤,一面又体谅子女沉重的负担。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7天假”

02

一句话逼死亲人,这句话听起来不可思议,可是这样的事件却并不罕见。

去年春节,村里一位79岁的老人跳河自杀了。

老人姓张,膝下有一儿一女。老伴70岁那年得癌症死了后,她就搬到了大儿子家住。大儿子在赡养老人方面做得挺好,只是唯一有一点——脾气十分暴躁,经常对老人摆脸色。

比如忙不过来时,张奶奶想帮忙,大儿子就会很不耐烦地说:“谁要你帮忙了?万一摔了磕了又得折磨多少人啊。”这样的话常让张奶奶唯唯诺诺,躲在一边偷偷擦眼角。

后来,儿子儿媳搬去了城里住,慢慢回村里就少了。虽然儿子也经常给她寄钱,但偶尔回来时,还是总免不了习惯性的说教一番老母亲。

张奶奶也不想去打扰二女儿的生活,所以更多时候,只好孤独难过的独自在家。

就在去年春节,大儿子为了80岁大寿设宴的问题与张奶奶大吵了一架,还生气的提前去了城里。就在他们离家的第二天,张奶奶直接投河自杀了…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7天假”

03

从什么时候开始起,这个社会连亲情都变得如此冷漠。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笑脸相迎,却把自己最任性,最丑陋的嘴脸留给最亲近的人。

回到家,面对父母的关心,我们总是一副不耐烦,嫌弃他们唠叨;

婚姻里,面对爱人,总是这种那种的不满意,一个矛盾就爆发情绪,冷战、争吵、恶语相加;

面对孩子,我们有多少耐心?当孩子需要鼓励和表扬时,我们却没有给过好脸色,甚至对孩子打骂…

杨澜曾问:“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答案不言而喻,因为只有最亲近的人,才会包容自己。即使我们发再大的脾气,都会得到对方的原谅。

我们天真的以为,亲近的人对自己的爱没有限度,可以随意挥霍。却不知,我们发泄的情绪,给对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看过一个新闻的采访视频,女儿因家中无力为她买房买车,对父母恶语相向,称他们恶心,是垃圾贱人,“我明明是个很好的学生,就是被她给毁了”。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7天假”

陈女士女儿发给她的短信

母亲在受访时说,希望女儿过得好,我和老公无所谓,要骂就骂吧。

但在采访过程中,她一直背对着镜头,不敢露出自己的表情。

本该是避风港的家,却变成了暴风骤雨的源头。

04

人们都知道养儿方知父母恩,却不知它的前半句,是生儿方知父母爱。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自己过的不如意,全怪父母”的原因了。

最亲的人或许是最好伤害的人,可是如何让孩子能看到,并且懂得珍惜这些付出,培养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变得尤为重要,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切记做到这几点:

1、 父母要起到表率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在心里,并逐渐会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所以,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用自己的爱引导孩子、感染孩子。

但这并不仅仅体现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老人过马路等这种对陌生人关怀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亲人、长辈,更应该报以感恩的心。

现在的很多父母只管心爱孩子,而疏忽了老一辈,久而久之,孩子学到了这些,便会觉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想必长大后他也会只心爱自己的孩子,而不会贡献父母。

“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只请了7天假”

2、学会换位思考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要学什么特长,要掌握什么技能…

虽然说这些的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畏惧你,远离你,甚至是憎恨你。

所以,当孩子遇到难题,他们需要的是有人给他们建议,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和他们一起讨论,然后一起攻克难关。而不是需要你的命令和强迫。

3、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每件事情都会经历第一次,孩子第一次自己吃饭、第一次写字、第一次骑车…可能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跌倒很多次,也会不断重复错误。

这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点缓冲的时长,多一点耐心和鼓励,不要动不动,开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学几遍都学不会…”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庭中的语言暴力,或许对彼此身体上不会留下明显伤痕,却会摧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增长孩子的埋怨心,甚至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请对亲近的人多一点耐心与爱吧,因为你不知道下辈子还能不能遇到他们。

来源:网络整合 网易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