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心理问答」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做心理咨询?

「3分钟心理问答」如何判断自己需要做心理咨询?

摘要:做心理咨询也是一样,最终选定了这个咨询室去做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感觉,感觉对了,我觉得他能够帮到我,那我就做下去了,是有这样的一个关系在。

问:之前有一个心理咨询师说国内其实很多人需要解决心理上的问题,但出于观念,很少人去找心理咨询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去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答:梁明霞

第一个原则

在心理咨询中,有一条原则——谁痛苦谁求助!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家庭中,妈妈天天的唠叨,孩子烦得不得了,天天痛苦不堪,于是孩子建议妈妈说:妈妈,你应该去做心理咨询。妈妈对此置之不理。

这就像大话西游中的唐僧和孙悟空,你觉得谁该做心理咨询?所以谁痛苦谁求助具有普适性,孙悟空受不了唐僧的唠叨,孩子受不了妈妈的唠叨,受不了又找不到方法于是痛苦,痛苦到一定程度就来求助心理咨询了……

第二个原则

第二条原则:痛苦是内心的体验,外在很难衡量!

老百姓有一句话,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放在痛苦的体验上同样适用,你到底痛苦到哪种程度?是还能忍受,还是不能忍受?是必须求助于外界还是自己能消化?这个问题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由此看来,痛苦这件事情,其实是内心的一种体验,而且是只有你自己最清楚的一种体验。那只有你自己认为你应该去做心理咨询了,那你就会去求助。有的人会去做各种各样的量表,看一下自己的抑郁指数,焦虑指数什么的,那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说这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

其实就像我们去相亲一样,我们相亲会列一些条条框框,比如生日多少身高要多少。但最终起决定作用,你去和这个人交往下去的应该不是这种条条框框的东西,而是一种感觉。

做心理咨询也是一样,最终选定了这个咨询室去做心理咨询也是一种感觉,感觉对了,我觉得他能够帮到我,那我就做下去了,是有这样的一个关系在。

第三个原则

第三条原则:主动求助意味着主动改变

而谁痛苦谁求助这里面,还包含着一个动机的问题。只有你自己主动迈出了那一步,那我们说后续咨询所起到的效果才会更加的明显。

有一句话叫医不叩门,说医生不会主动去上门说“来,我给你治病吧”,那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心理咨询师不会说“好,你病了,你过来来做心理咨询吧”。

很多时候,作为心理咨询师,只有在那里等待着。

等待着这个来访者他的痛苦达到了他没有办法处理的一个程度的时候,他就会来做心理咨询。那这个时候,可能做心理咨询的时机就成熟了,他改变的动力也就达到了最大,所以说一个人踏进咨询室的门就意味着改变开始了……

—The End—

—“3分钟心理问答”创办者简介—

梁明霞/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讲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学士,理工科硕士

热爱心理学,喜欢精神分析

正在以‘’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带敌意的坚决” 走在心理咨询的路上……

公众号:梁明霞与精神分析

收藏文章?不如关注我——想更多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请持续关注“梁明霞与精神分析”投稿,“我在这里,一直在这里”。


往期内容:

第1期:想找个成熟的人结婚,怎么找?

第2期:人为什么会自杀?

第3期:如何克服怕鬼的恐惧心理?

第4期:如何从一个心理被动的人慢慢变为一个主动的人

第5期:抑郁了,怎么办?

第6期:总是取悦别人,如何改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