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还是躁郁症?

文/王薇

案例

小张是一名 16 岁的高中生。 由于学习压力大和人际关系问题,他逐渐变得抑郁。 . 经心理医生诊断,小张患上了抑郁症。 服用抗抑郁药后,症状明显好转,学习生活恢复正常。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的家人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 他变得很开朗,话很多,自我感觉特别好。 花钱如流水。 经过心理医生的评估,小张的诊断改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正处于躁狂发作期。 建议停用抗抑郁药,使用情绪稳定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症状,同时接受心理治疗。 几个月后,小张的情绪逐渐稳定,反常行为消失,生活回归正常轨道。

抗抑郁药会导致躁狂发作吗?

看完以上案例,有些人可能会担心,服用抗抑郁药会不会导致躁狂症? 首先,绝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时不会出现躁狂症状。 抗抑郁药对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情绪、睡眠、食欲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抗抑郁药似乎在特定情况下确实会诱发躁狂症状,主要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前应获得正确的诊断。 如果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应在评估躁狂风险后谨慎使用抗抑郁药。

如何区分双相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发作是两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不同但相互关联。 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更好地识别病情,以便及时有效地治疗。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单相抑郁发作,也就是俗称的“抑郁症”。 主要特征是:情绪持续低落,伴有兴趣下降和缺乏愉悦感,并可能出现疲劳、自卑、对未来悲观、睡眠和食欲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等。 要识别这种类型的抑郁症,在疾病过程中没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是至关重要的。

双相抑郁发作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在不同时间经历抑郁发作和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双相抑郁发作的症状与抑郁症相似。 躁狂发作的主要表现是:持续情绪高涨、精力充沛、自我评价高、睡眠需求减少。 轻度躁狂发作的症状比躁狂发作的症状轻。

区分双相抑郁和单相抑郁的关键是确定轻躁狂或躁狂病史。 如果患者过去曾经历过躁狂或轻躁狂发作,那么就是双相抑郁症。 如果不能提供相应的病史,但表现出以下特征,日后发展为双相抑郁症的可能性较高:(1)精力充沛的性格; (2)每次抑郁发作持续时间短,不超过3个月; (3)抑郁症状不典型(如食欲增加、睡眠过多、人际关系敏感); (4)抑郁症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5)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小于25岁; (6) ) 产后抑郁症; (7)抗抑郁药作用逐渐减退; (8) 3种以上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 (9)有双相情感障碍家族史。

综上所述,区分双相抑郁发作和单相抑郁发作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

双相情感障碍如何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次数,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让我们仔细看看三阶段治疗策略。

1 急性期治疗策略

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快速控制症状。 这个阶段一般需要6到8周,治疗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物理疗法,包括经颅磁刺激 (TMS) 和电休克疗法 (ECT) 等方法,在医生的密切监督下进行,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药物治疗包括情绪稳定剂、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 具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 药物浓度的监测关系到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定期复查。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心理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

2 巩固期治疗策略

巩固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巩固急性期治疗成果,降低复发风险。 该阶段通常在急性期治疗后 2 至 6 个月内进行。 巩固期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物剂量,使病情稳定。 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服药,以免疾病复发。 巩固阶段的心理治疗侧重于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帮助患者识别和预防可能引发复发的因素。

3 维持期治疗策略

维持期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长期维持病情稳定,防止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维持治疗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 对于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维持治疗的时间可相对较短。 对于多次复发或有严重自杀风险的患者,维持治疗可能需要持续很长时间,部分患者在多次停药复发后建议终生服药。 具体的维持治疗时间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判断。

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维持治疗,最重要的是药物治疗,其中定期监测药物浓度和各项身体机能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怀孕前应与医生商量,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切不可自行停药。 在服用精神药物期间,需慎重选择其他药物。 一些常用药物,如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抗组胺药等,可能与精神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或加重药物副作用。 因此,在服用其他药物之前最好咨询您的医生或药剂师,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简而言之,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涉及三个阶段: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不同的治疗方法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 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疾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