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风险根源,预防心理危机

作者:孙红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希望下一代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然而,现实中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令人担忧,由此引发的离家出走、抑郁、自杀等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给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哪些? 如何及早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关注、准确把握脉搏和认真应对的现实问题。

中小学生六类心理问题亟待关注

从心理问题到产生危机事件有一定的过程 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干预,避免突发事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0年以来对中小学生进行的多次大样本调查总结分析后发现,以下几类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较为普遍。

一个是自我接受度低。 自我接纳水平低的人往往有负面情绪和个人价值感低。 比如你对自己的性格、体型、外貌、学习不满意。 二是严重的自卑感。 中小学生往往在与他人比较中形成自我评价。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消极心理,对生活和学习感到无能为力。 三是感到紧张。 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但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会表现出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甚至会出现失眠、多梦、心悸、腹泻等躯体表现。 四是压抑明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部分中小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为明显。 还有两种心理问题,对未来没有希望和幸福感低。

找到造成心理危机的风险源头

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到解决办法。 家长和老师要更加关注中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及时发现引发心理危机的风险源,及早干预。 以下五个风险源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学习压力很大。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把学习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这会让孩子特别注重成绩。 一项调查发现,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或成绩”比其他选择造成更多的担忧和压力。

其次,人际关系不融洽。 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远比成年人意识到的要多。 许多孩子的心理危机源于不愉快的人际关系。 例如,同伴关系的质量对学生的自我接纳和情绪有显着影响。 与同伴关系好的学生相比,同伴关系差的学生感觉“谁都比我好”的可能性高出13%,“经常感到沮丧”的可能性高出近14%,总是“觉得自己做不到” 什么都好” ” 高出近 15%。

第三,家庭环境不健康。 家庭环境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等。 对未来的希望”比单亲家庭的孩子高出12%左右。 同样,与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幸福”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分别低8%和16%。

第四,社会支持少。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较少的中小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比例较高。 例如,觉得“父母不理解我”“经常为各种事情操心”的中小学生比例比父母理解的学生高出14%; 高,比家长喜欢听孩子说话的学生高10%。

第五,心理调适能力不足。 心理调适,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对认知、情绪、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善,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和应对压力。 中小学生调节情绪的方式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也有很大差异。 与善于采用积极情绪调节的学生相比,采用消极情绪调节的中小学生感到抑郁的可能性增加20%,感到孤独的可能性增加16%,感到快乐的可能性减少30%。

从源头上做好危机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的风险源,家庭, 学校和社区要通力合作,从源头管控风险因素,及早预防学生的心理危机。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除了配备心理健康师资、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外,还应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技能。 将家长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群,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尤其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 比如上学前、考试前、考试前后等,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心理危机信号。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面对挫折的勇气,是一种可持续的心理资源。 中小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家长、老师和同学。 父母对孩子的亲切和支持,老师和同伴的积极评价,都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 教师和家长要通力合作,改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改善不良环境因素。 诱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往往与孩子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家长不和谐、学校管理不善、网络不良评论、事件等都是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 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现不利因素,及时纠正,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如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舒展。 这些习惯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学习效率、意志品质等,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家长和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时代儿童政治领导机制与方法研究》 ” [22TZTSKA001])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