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多了? 或因家庭教育而“生病”

羊城晚报记者崔文灿

近日,广州一位幼儿园老师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与十几年前相比,幼儿园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数量有所增加。 明显增多——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多动症、感觉统合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 几十年前,整个幼儿园只有一两个孩子。 “心理有问题”的孩子真的多吗?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孩子问题,反映家庭教育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自制力差、缺乏自信、过于敏感、调皮捣蛋、好斗……这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被选择性忽视 被很多家长。

广东省心理学会秘书长、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陈才奇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莫名其妙的主观情绪缺失,或社会适应障碍,如难 在融入群体的过程中,家长要警惕孩子是否出现心理障碍。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为什么一线教师看到更多“心理有问题”的孩子?

“不能只说‘心理问题’,其实很多孩子与正常人不一样,都是先天后天教养造成的。” 泰康路幼儿园副园长林敏这样认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蔡丽曼教授甚至直言:“孩子的心理问题折射出家庭教育的问题。”

蔡丽曼教授做过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相关项目。 他长期接触和观察了大量的孩子和家长,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很有发言权。 在她看来,如今的孩子们承受着来自成年人的太多压力。 比如,父母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焦虑,都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孩子。 由于缺乏正确的育儿观念,对孩子的心理特点缺乏了解,一些家长就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种焦虑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蔡丽曼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家长虽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缺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能力。 在和谐的互动过程中,这种结果导向势必造成焦虑,使父母与孩子难以建立和谐的情感联系,最终影响孩子安全依恋感的形成。

蔡丽曼指出:“教育的核心是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适应社会、心理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与蔡丽曼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心理咨询师周医生。 周医生在儿童心理咨询一线工作多年,接触过很多有异常行为的孩子和家庭。 她观察到,大量幼儿的社会表现与自身年龄发展不匹配,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滞后。 这与与成人接触过多,接触电子产品较多,与同龄人接触较少密切相关。

“家长给孩子上很多课,其实都是有目的的,为了成绩或者参加比赛,完全违背了孩子心灵发展的规律。当我们都在目标的时候 为本,自然没有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机会。” 周医生说。

家庭合作决定干预效果

记者了解到,2017年,广东育才幼儿园一号感觉统合训练项目设置了心理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和 感觉统合资源室。 通过心理沙盘游戏、感觉统合训练和家长访谈,帮助找出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及时干预,改善感觉统合障碍。 . 育才第二大学郑博士告诉记者,每学期有近50名孩子从中受益。 “这个项目很火爆,想参与的话需要排队。” 干预效果。 她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

案例一:几年前,刚入园的小朋友A,根本坐不住。 上课时,他在教室里“满天飞”。 小A力大无穷,老师们想阻拦都难。 经过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家长选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干预。 短短一年时间,孩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 等到了高年级,孩子们就和别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了。

案例二:有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说话,不会自己吃饭,不听老师的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老师认为孩子的行为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建议家长寻求专业机构干预,但家长认为孩子只是说晚了,老师对孩子有偏见,并没有 听幼儿园的建议。 其实孩子升大班后,还是不会说话,不会自己吃饭,尿不湿也没有戒掉。 小班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消失。

全纳教育,我们准备好了吗?

融合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之一。 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把有特殊身心需要的孩子和普通孩子放在同一个教室一起学习,而不是把他们隔离在一个孤立的环境中。 而当全纳教育的大门打开时,学校和家长准备好了吗?

在理想的融合教育中,普通学生与有特殊身心需求的学生相互尊重,相互接纳,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知识; 家长才能真正从心里接纳孩子,正视孩子的不足,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但现实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孩子往往需要老师单独照顾,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全纳教育课程设置有限。 确保特殊儿童和其他儿童的安全。 要真正实现融合,对高校人才培养、幼儿园资源、教师能力、家长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挑战。

蔡丽曼说:“一个好的幼儿园,不仅仅是课程有多好,环境有多美,更重要的是能够和家长一起成长,这才是好的教育。”

来源:羊城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