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这份报告给出了答案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 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召开2022年版《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 -2022)》(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超过80%的成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年轻人和低收入人群的心理健康风险更高。

为了解国民心理健康现状,提供参考建议,《报告》基于对近20万人的调查。 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提出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的建议。

《报告》显示,不同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中管理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待业/待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对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报告》副主编陈志言建议,未来我国应继续 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化水平,促进心理测验普及发展。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精神卫生资源支持,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精神卫生服务。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报告》分析了全国3万多名青少年的调查数据。 结果发现,与2020年相比,参与调查的青少年患抑郁症的风险有所下降。与男孩相比,女孩的抑郁和孤独感得分更高; 总体而言,抑郁、孤独和手机成瘾的得分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加; 住在学校而父母在外工作的青少年抑郁、孤独和手机成瘾得分更高。 成瘾问题。

《报告》发现,“双减”政策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尤其是非毕业年级学生的作业负担明显减轻,他们有 更多时间采取健康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负”政策有利于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卢承宽)

来源:科技日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