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道德绑架!理清那些关于“平等”和“自私”的迷思

有人问我,任何时候帮助人不能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自私吗?

文/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经写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那么,什么叫平等?

平等不是人人都一样,拥有同样多或同样少的东西。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先天的高矮美丑,家庭环境也各有不同。这种客观上的不平等是宇宙规律般的不可改变的事实。任何试图彻底消除这种“不平等”的举措都不仅是荒唐的,而且可能会导致对他人的伤害

比如,如果平等就是要求没有贫富差距,那么只要某人比其他的人有钱,那么其他人就可以借“平等”之名强行夺走他口袋里的钱,直到他变得和其他人一样穷,但却无视他赚钱的途径和为此付出的努力。显而易见,这种对“平等”的宣扬其实是对人权的戕害。

警惕道德绑架!理清那些关于“平等”和“自私”的迷思

那么,什么叫自私?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1、如果一个人损人利己,才叫自私。

2、自私,指(1)只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利益;(2)归个人私有;(3)偏私。

所以,自私要么是指侵占他人利益为己谋利,要么就是在公共事务上只为自己打算谋利。

但题中这个例子的语境却是“在帮助人的时候”,这说明1)被帮助的人的利益不是被“我”侵占的,我并不对此负有责任。2)这不是一件理所应当该由我们俩共同承担责任的公共事务。

所以,结合上述“平等”的例子,如果在帮助别人时不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就叫自私,那么这就相当于不能允许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活得好、活得久,而生命受到威胁的那个人就能以此为理由要求他人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时,很明显,个人的生命权就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

警惕道德绑架!理清那些关于“平等”和“自私”的迷思

“人生来自由而平等”,这意味着在我不承担责任、义务的前提下,除非我自己愿意,否则没有理由能强行要求我付出任何仅属于我自己的东西。这本该是人的基本共识,但中国社会这种大家庭、集体式氛围使得个人的界限长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很多道德绑架也由此滋生。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厘清个人的权利、责任与义务,这样才能守住合理的个人界限,活得明白、笃定。

警惕道德绑架!理清那些关于“平等”和“自私”的迷思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曹怀宁(caohuaining)。

新浪微博、知乎、投稿: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