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创作者的思考」—《女心理咨询师的日记》6

本文是️心理工作坊心理咨询师小丽的原创文,谢绝任何形式的抄袭、转载。

我有一种被淹没的窒息恐惧焦虑感。

这感觉,就是,在信息的海洋里,永远没有尽头,也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听到你的呼唤,孤独、无助、无力、无意义、无价值感。

像那只频率55Hz的白鲸。孤独。

刷头**条,是焦虑的搜寻,却不知想要什么。像饥饿的人寻找食物在不确定自己想吃什么的时候已经被灌喝了一肚子稀粥。

**问答,或是没有评论、没有赞的没有回应,或是成为喷与捍卫的战场,一场恶心的热闹。

再说知乎里大段大段的回答,总让我觉得乌云压顶,偏有人说那叫专业、精英…

而我的感觉就像看见地*狱里的鬼,成片的哀嚎,都伸出手,讨要食物。

想逃离。

感觉自己就是个loser,永无出头之日。

社交自媒体平台,制造了一种繁荣的假象,平台变成了一个逼格很高大上的生物。聚集了社会中各行各业的精英、中流、底层。

平台打碎了以人为单位的竞争体系,变成了思想、观念的竞争。

这里,每个个体都有可能在某一瞬间成为闪耀的明星,然而,可能也就是一瞬间。因为,这里的单位是思想是观念。

人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朝不保夕、动荡不安。

在平台上,作为创作者的人,好像被解体,被拆解,被功能化。

那么,用户呢?似乎用户体验没被粉碎,尤其是当用户可以肆意评论时,好像只有在这个时候,人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主、自由。

可是细想,也不全是。评论也只是飘飞的情绪,似乎也不能体现完整意义的人。

那么,在网络中,人还能称作那个传统社会中的生物和社会的人吗?

或许在网络中,本来就只有思想,而没有人。

网络,是思想的世界!

那么,我要如何应对呢?

我好像不应该用传统的思维来应对虚拟的网络。

比如,头*条,它是一个聪明的平台,它满足的,其实不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而是满足着人们的表达欲。

放眼望去,泥沙俱下,有人说垃圾,为什么?因为这里就是很多思想垃圾被倾倒的地方。

而这也是人们还愿意留在头条的原因,因为人们需要也可以在这里表达。

所以,平台才是赢家。多数创作者是不会赢得。因为这个时代,人人都想要表达,人人都可以表达,人们最不想要的,就是阅读、听别人说。

头*条最大的问题,是当大家都在说的时候,就只有嘈杂,就没有倾听。人们的表达不仅仅是为了宣泄情绪,更重要的是要寻求被倾听和被理解。长期得不到良好的倾听的话,人们会跑,会逃离。

就像微信朋友圈正在发生的事情。

微信朋友圈当初的火爆,我认为正是由于顺应了人心需要,人们满怀期望地投入到微信朋友圈,幻想着受到关注、受到倾听、受到理解,然而,朋友圈的冷清也许是最直接的证据,证明了人们的希望多像A股市场跌得多惨。

头*条呢?

*条只是更大的朋友圈,人们在这里重燃被浇灭的热情和梦想,期待着温情期待着艳遇,然而,现实似乎是这里的喷子比朋友圈的更没下限而且更多!

我已经感受到了头*条的冷清,和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小幻想的夭折。只是不死心的想在困难中找寻挑战的暗示、以及在被置之死地后还不死心的寻求生的奇迹。

还有机会吗?还有奇迹吗?

我看得清人们的渴望被倾听的需求,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也刚好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可是,这需求和供给如何能顺畅有效的对接呢?

我还需要再思考下去~

「自媒体创作者的思考」—《女心理咨询师的日记》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