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理咨询史:医院篇

本文首发于合肥鱼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版权归鱼树心理所有,禁止转载。

这里说的是很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我和很多来访者一样,对于迈出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感到犹豫不决。我尝试进行自救,当时做过的努力主要是阅读(当然包括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另外我还自己给自己进行了一些心理测评(参见《心理量表那些事》)。通过做这些,我的心理学知识见长,但是内心的痛苦却没有明显减少,我渐渐意识到解决心理问题可能还是离不开和活生生的人进行交流的(《心灵捕手》中河边长条椅上那段说的就是这个)。

回顾当时的经历,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

1.感觉自己心理有问题,需要改变,否则只能一直痛苦下去。

2.自己尝试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比如看书、运动、和朋友家人交流。当然了,这里的“和朋友家人交流”只是想想而已,因为如果能顺畅和人交流,并且获得足够的支持,基本上也不会有心理问题。

3.评估去做心理咨询的可能性。实际上,在前两个阶段,心里也一直隐约觉得做心理咨询可能是需要的。

4.最终下决心去做心理咨询,并付诸行动。

我的心理咨询史:医院篇

下面来说说我是怎么跑到医院里面去的。没错,我的第一段心理咨询居然是在医院里进行的。这里之所以用了“居然”这个词是因为我自始至终也没有把自己当成病人(我现在也同样不会把任何一位来访者当成病人),所以我能跑到医院去,只能说是误打误撞的结果。

当我决定去做心理咨询以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自然就是到哪里去做。即便是当今,心理咨询行业也不算发展得很好,更不用说当年了。当年是能通过网络发现本地有一些咨询室的,但是通过他们网站上的信息,我很难判断出到哪里去会更好一点。后来我意识到,去哪一个咨询室并不重要,我毕竟是要和某一个具体的咨询师交流的。所以我开始具体关注咨询师的个人信息,但我发现想要去了解一个咨询师很困难,网上关于他们的介绍都是千篇一律的流水账,我感觉不出他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是我最终还是确定了一位咨询师,这位是某大学教授,从业经验也非常丰富,我想既然很难了解咨询师本人到底是什么样的,那就选一个看上去专业一些的吧。我没查到这位咨询师有自己的咨询室,但是查到他在某医院有心理门诊,于是我的第一次心理咨询就这样在医院里开始了。

当时我虽然看过很多心理学的书籍,但是都是理论的东西,我并不知道心理咨询是如何进行的。我到了那家医院以后就懵了:怎么这么多人?那每个人的咨询时长能有多少?不过既然来都来了,就还是挂了个心理咨询门诊的号,挂号费60元。等了很久,终于到了我的号,我见着了这位咨询师,他告诉我我们有十五分钟的时长,我就把我的基本情况介绍了一下,他说下周见,然后第一次咨询就结束了。

这个体验确实是不怎么样,但是毕竟时长短啊,我感觉还是要给他一点时长才能下结论,所以后来我又去了三次,也就是说一共进行了四次。为了写这篇博文,我努力回忆在这几次咨询中这位咨询师说过什么,但是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我唯一能回忆起来的他说过的话是“你也可以在门诊以外预约我的咨询,那就不是这个价了”。

后来我换了一位咨询师,也就是我的第二段咨询,这是个长程咨询,有机会以后再谈。我在和我的第二位咨询师首次会面前写了一些文字介绍我自己的情况,而这段文字现在仍然保留着,重点是我在这段文字里找到了一点我当时对前面提到的这位咨询师的评价(见下图)。

我的心理咨询史:医院篇

现在回顾起来,我仍然保持上图中的评价不变。我感觉这位咨询师防御很重,他说什么“咨询者分析咨询师是大忌”,然而我对分析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我只是稍微表达了一下我在前两次咨询中的不太好的感受而已。至于“咨询必须由咨询师主导”,就更是不敢苟同了,况且他还没能成功地主导。

以上就是我的第一段心理咨询,咨询本身是失败的,但是我仍然从中有所收获。

作为来访者,我想分享一下我选择咨询师的经验,那就是:诸如接受过XXX培训,拥有XXX头衔,在XXX电台做过XXX节目都不是最重要的,只有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并且从内心里感觉到这个人是值得信赖的,一段可靠的咨询关系才有可能建立起来。如果始终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感觉,那就果断换咨询师,不管他有多少头衔,多大名气。我提出这一点是因为我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位来访者已经在她的咨询师那里进行了多次的咨询,然而却还是不敢把自己的真实感觉告诉咨询师,她在那个咨询师面前感到自卑,因为那个咨询师“很优秀,人长得也漂亮”,这位来访者认为不能把心里话说出来是她自己的错。我告诉她不是这样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是咨询师的问题。

作为咨询师,我也从这位前辈身上学到很多。首先,我没有主导一个咨询的需求,我会去感受来访者的需要,咨询是来访者的咨询而不是咨询师的咨询;其次,当来访者说他的不好的感觉或者是直接攻击我的时候,我会选择倾听而不是花力气维护我自己。另外,我绝不会给来访者贴上XX症的标签,即使是经过医院诊断的来访者,也许他在医院里被视为病人,但是在我和他的咨询之中,我始终视他为一个和我一样的人,一个需要我去了解的人。

我的心理咨询史:医院篇

最后,既然这篇叫做“医院篇”,我就再说一点我对医院里面的心理咨询的看法吧。显而易见,我要持负面评价了,毕竟基于我自己的经验就是如此。除此之外,一些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分享过他们在医院进行心理测评,心理门诊或那种比较正式的每次40到60分钟的心理咨询的体验,都是不太好的体验,某些医生说出来的话比我遇到的那位教授还要不靠谱得多。当然了,这里也可以这样理解:医院里面的心理咨询可能也有很多是不错的,因为已经咨询得很好了,来访者自然就不需要来我们这里了,所以我也就无从了解。

本文首发于合肥鱼树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版权归鱼树心理所有,禁止转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