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心理——心理咨询设置 随笔

基于对创伤和心理发育的理解

法国精神分析的设置就和英国精神分析的不同。每次的时长是弹性的,因为拉康对于创伤的理解是,在潜意识中有很多的强迫性重复,每一次的切断,是对潜意识的敲打,可以通往心灵自由。

温尼科特在《小猪猪的故事》一书中关于小女孩的精神分析设置是每次由小女孩主动让父母带着去见温尼科特医生。是按照来访者的需要去使用这样的一个治疗性空间,每次治疗的时长也不固定。

而普遍的设置是一周1~5次,固定的频率,固定时长与地点,因为创伤源于不安定,而这样的设置也代表一种承诺,提供一个安全的关系,可以治愈创伤。

外在的设置:收费、时长、频率、咨询室的布置、躺椅、候诊室、联系规则、边界、第三方等等

关爱心理——心理咨询设置 随笔

收费是咨询工作中的第一个敏感话题,签订契约时候要把收费、能够提供的时长和次数、频率说清楚。收费的规则也包括着这段关系的规则和界限。意外的接触、联系电话的使用规则等等。

时长的敏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基本素养,很多咨询师认为延长时长是对来访者的包容和接纳,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一个守时的咨询师的形象就会被来访者破坏掉了。

频率也意味着移情的“浓度”,每周一次是动力学治疗的最低限度,因为要建立一段可以提供支持的关系也是需要一定的频率做支撑。而一周1~2次和3~5次的操作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一周1~2次可以更积极一些,而3~4次会有更多的等待。苏晓波老师的设置是两周一次,这样的“大咖”为何要这样做?让我十分失望。对于躺椅的使用,我比较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每周1~2次躺椅的作用不大,每周3~5次的话,躺椅可以降低咨询师状态对于来访者的影响。

我在武汉中德心理医院进修的时候,王琳丽老师谈到中德房间的布置基本上不会改变,这是很棒的,但是就个人体验来说,在候诊室里与其他来访者碰面,常常觉得很尴尬。台湾的林玉华老师说,他在与其他十多个治疗师共用一个咨询中心时,一个来访会觉得整个中心只有他一个来访者,和她一个咨询师,这种对于治疗情境的守护令人敬佩。这样会给来访者留出更多的承载幻想的空间。如果是网络和视频的咨询,网速和设备就会变成“神秘第三方”,甚至有“断网阻抗”,这里不再多讨论。

中德医院虽然把设置的一些基本问题写在了墙上和小册子上,但是我觉得仍然不够详细和清楚。并且这也不代表咨询师不用再向来访者交代设置的细节。包括违约的规则、预约的规则、联系方式以及其使用规则、对来访者的评估以及咨询计划、对咨询过程的基本教育等等。在这些问题上越清楚周到,越可以“接住”一些边缘人格水平的来访者。如果设置本身表达一种“拒绝”。比如来访者预约不到某个咨询师,而这个咨询师事先并没有交待清楚。就很难讲这是来访者的幻想。

如果在医院里接待来访者,医院管理者所制定的制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第三方。在学校里,学校的设置就是一个第三方。私人执业,国家政策就是一个第三方。青少年咨询,父母就是一个第三方。通常咨询师与第三方的关系会对咨询室内发生的事情造成很大影响。一个咨询师在忽视心理咨询的医院工作,在忽视心理健康的学校工作和在中德心理医院这种氛围下、甚至塔维斯托克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来访者自己支付费用、还是学校支付、父母支付、保险支付、政府支付,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免费的或者第三方支付的成人咨询尽量不要超过16次。

咨询师和他的督导和分析师也是一个重要的外在设置,咨询师有没有被持续的支持和督导关乎整个咨询的服务质量。有一对一督导的“师承”和自己单干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单干和创新很容易偏离轨道。

在与来访者谈论契约的过程也是一个评估来访者心理功能,为接下来的咨询定下基调的过程。来访者有没有基本的遵守约定、信守承诺的能力,也是区分边缘的重要一点。在时长、收费、边界等敏感问题上,来访者与咨询师“讨价还价”的过程,也考验着咨询师是否边界清楚,职业形象明确,同样也为整个咨询的过程,定下情感基调。

内在的设置:概念化、空白荧幕、共情、自我暴露、节制、中立、匿名、技术等等等

关爱心理——心理咨询设置 随笔

谈到内在的设置,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因为经典精神分析、动力学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等等不同流派。对于内在的设置的理解相差很远。

但是不论怎样的内在设置,都离不开咨询师和所处流派对于来访者的评估和理解。南丁格尔誓言中的,不要伤害。也是所有内在设置必须遵守的原则。不暴力分析、接纳、涵容和支持是一个咨询最基本的内在设置。促使来访者改变固然重要,但是不论咨询师说什么,都不能是伤害性的语言。追求“犀利”的诠释是一种本末倒置,有可能给来访者带来伤害。

更广阔的思考

关爱心理——心理咨询设置 随笔

设置是一切心理咨询的起点,是优先于咨询而存在的。而对设置的思考就是对临床情境的思考。咨询技术是理解了临床情境的结果。所以可以说,对设置的思考会带来对咨询技术的更深刻的理解,对设置的思考是心理咨询的“根”。对心理发育、创伤、存在哲学等等的理解和实践相联结的关键点就是设置。而不同的流派无非是内在设置和外在设置的变动和思考角度的不同 。对设置思考的“厚度”也体现了一个咨询师对咨询工作是否有清楚的认识和认真的态度。来访者破坏内在或外在设置的行为,如何做到觉察和较好的处理也考验着一个咨询师的职业素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