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否真的需要心理咨询?

对一个新事物的接纳是需要教育传播和时长酝酿,心理咨询也不例外。

我想先讲一些题外话。

在我国,10多年前就开始发展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

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亦或是囊括很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

出现的问题就是:

-人们依然不知道心理健康是什么;

-人们对心理健康有很多的误解;

-人们对心理咨询仍有偏见。

在近5年的时长中,开始有很多的学者开始参与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从小学到大学。

作为一些项目的参与者,我很清楚也很乐于看到心理学的普及及发展,在小学中就开始慢慢渗透心理健康的概念:

-怎样的状态是健康的状态;

-怎样的状态是亚健康;

-有哪些及时有效的途径获得帮助;

-心理咨询是怎样的助人过程。

也许在今后很多年的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人开始像关心自己身体健康一样的知道如何关心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也能得到普遍的接纳。

我是否真的需要心理咨询?

回到正题。

“如何能够判断是否需要心理咨询”这个问题已有很多丰富的回答,我想添加一点新的想法。

这个问题好像是带着很多的犹豫与困惑的一个问题:不知道该选择还是不选择。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会在自己关注的问题上关注,而关注往往伴随着兴趣或者某种自身的需要。

“久病成良医”就是在讲述普通的人在遇到自身的问题时候会希望尽可能的了解多一点问题的原因和治疗方案,而在这个了解和关注的过程中,慢慢的就变得像自己的“医生”。

当一个人没有任何身体疾病的时候,不会对于医院、药品、保健品这些事情抱有关注;这也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

假如有一天你发现:

你在思考关于“心理咨询”或者“是否需要心理咨询”时,

说明这件事情对你产生了影响,也说明你开始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有着某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比如人际方面,比如情绪方面,又比如一些没有来由的空虚的感觉方面。

然而,从思考心理学、心理咨询,到真正选择开始做心理咨询,这往往会经历很长的阶段。

有的人,可能从初中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感受到一些“不对劲”,在学校和家庭有限的环境中了解非常局限的关于心理咨询的东西。

直到大学成年之后,有了更多的信息途径去确认去了解,有一天可能才会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我想找一位心理咨询师。

这不是上街买菜,这是一个很漫长、艰辛的决定过程。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人最终下这个决定?

这因人而异。

但以下这些可能对你有帮助。

一、

关于症状

-我的症状是否严重?

-是否已经严重到要做心理咨询?

-我如何知道我的症状严重性?看医生拿诊断?做自测量表?

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黑箱,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黑箱内部是怎样的,我们有一些外部指标,症状就是一个指标。

这里的症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

①人的主观感受(你感到生活愉快?痛苦?难受?);

②情绪感受(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情绪波动);

③人际环境舒适度等。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适,都反应了内心世界出了一些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症状严重的时候才代表问题严重。很多重大疾病,并没有明显的外部症状(例如一些癌症)。

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普及的重要观念之一:不要等到问题严重才关注问题。

二、

关于咨询需要付出金钱、时长、精力

-是否这些问题问同学、父母、老师就可以了?

-是不是忍忍就可以过去了?

-我能不能看书或者自助?

我们希望通过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获,这是很合情合理的需要。

在决定找一位咨询师之前,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去做任何觉得对自己有帮助的事情,无论是找父母、同学或者老师,还是选择看书或者忍一忍。

但是往往问题并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你可能会遇到新的问题:

-我不愿意和同学老师讲;

-我不敢和父母开口说;

-我感觉已经无法忍受;

-书上的内容很有道理,我也很能理解,可是好像还是没有真的帮到我。

那些能够被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不会成为你和咨询师想要去讨论的问题。

我是否真的需要心理咨询?

三、

关于咨询到底在做什么

-万一说不清楚自己的问题还怎么做咨询,难道是漫无目的的聊天?

-我想解决的问题就真的能被解决?

当你不知道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你真的很想找咨询师谈谈你的事情,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是想找个人漫无目的的聊天,这反而可能说明你遇到大麻烦了。

有很多人,并不能很清晰的在第一次咨询中就表达清楚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希望获得怎样的帮助。

因为:

生活让他们感到太混乱,太无助,也太无能为力;

他们被很多的生活事件,内心感受所淹没,无法理清头绪;

也不知道到底问题可以从何说起,问题又要从何开始解决,好像生活失去了控制。

这样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我们需要知道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情况。

可能我们还不能立刻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但是我们至少要明白是什么影响了我们。

这个过程帮助我们赢回对混乱生活的控制感,我们才有力量去面对下一步的挑战——问题解决。

在咨询中,有的问题是可以被解决的。

比如:

-我们如何不再用批评和指责的方式与爱人互动,重新营造良好的亲密关系;

-我们怎样才能和孩子保持爱与界限,亲密但又保持独立自主。

但有的问题,很难被解决,至少很难被我们希望的方式解决。

比如:

那些我们无能为力却失去了的人、事、物。

咨询师不能让人死复生,不能让过去重演。

我们可以做的,是带着这份哀伤的心情,还能继续走下去,继续生活下去,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

(作者/唐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