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个魔咒折磨了30年,我终于去做了心理咨询

01.

严苛的父母造成的悲剧

王女士刚三十出头,可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第一次走进咨询室的时候衣着非常随意甚至有些邋遢,已经发油打柳的刘海下,是一双黯淡无光的眼睛。她坐下后并不与我对视,蜡黄的脸庞上满是局促不安的表情。

王女士和丈夫有一个5岁的女儿,夫妻双方做着收入不高的职业。“不是因为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根本不可能考虑花钱咨询”。

“不知道为啥,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愤怒的时候打孩子,伤害自己,拿头撞墙,摔东西,我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但是我觉得自己像彻底失控的野兽,在愤怒中无法停下来。”这是王女士开始描述的第一句话。

丈夫因此和王女士长期分床睡觉,夫妻关系十分紧张。虽然双方毫无离异的打算,但是感情不和已有多年。王女士和公婆的关系也是充满了火药味,一言不和就是大声争吵。

说完这些,王女士欲言又止,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经过我鼓励后,她如负释重地叹了口气,沉默了十几秒后继续倾诉。她说到了父母问题。

王女士的爸妈是典型的强势的父母。从她的读书安排,工作到结婚没有一样是王女士自己做主。她告诉我,她曾经和自己的初恋一起3年,感情很好,但就是因为爸妈看不顺眼,以死相逼的让王女士分了手。

“那天晚上,我要出门去找他,我妈拿着一瓶农药站在我面前堵住了我出门的路。她说你敢踏出家门一步我就死给你看,让你一辈子背负着害死亲妈的罪名和那个男人鬼混。我妥协了。但是那一刻,我觉得我失去的不仅仅是爱人,而是灵魂。”

停顿片刻,王女士用微弱的声音说:“那一刻我对父母彻底丧失了信任,我感觉从那次开始,越来越失控了。我很自卑,觉得什么都不行,觉得别人都比我好,比我有钱,我抬不起头,我连个朋友都没有。”说着,她哭了起来。

被这个魔咒折磨了30年,我终于去做了心理咨询

“我的生活就是这么一团糟,孩子怕我,老公躲着我,公婆不理我,爸妈死死控制着我,我连个朋友都没有,说都没有说的地方。”

面对每一个来访者的首次咨询,我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你希望我怎么帮助你,你期待以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王女士回答道,“我想不了那么多,我只想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好了。”

目前与王女士的咨询前后共持续了十多次,总长三个月左右,咨询仍在继续。在全程的咨询过程中,我们依次谈及和解决了不少问题。为了读者的方便,我们根据问题的深浅逐层分析。

02.

失控的愤怒与丢失的自我

王女士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强大的控制让她在失去自我的同时又压抑了巨大的愤怒,成为严重影响王女士生活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认为对于一个被父母控制的人,经济独立后就可以摆脱控制了。这虽然一点不假,然而摆脱控制绝不是经济独立那么简单。

当一个人长期的处于被压抑和控制的环境里,会失去精神独立的能力。这种丧失自我最可怕的就是当他们真的可以独立的时候,却已经不具备独立的能力了。

自由对于王女士来说就是精神上的奢侈品,她渴望自由,却又恐惧。因为每次当她试图去获取自由的时候,都会被母亲压制。不可以出去玩;必须穿母亲选定的衣服;必须讨厌母亲反感的人和事物;必须……

即便王女士30多岁了,这种压制还是如影随形。一次王女士从淘宝上买了一件母亲看上去不喜欢的裙子,被母亲言辞激烈的谩骂了一整天直到王女士表示屈服决定把裙子退掉才罢休。

王女士告诉我,每次她试图与母亲沟通、想去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的时候,不是被严厉的驳回就是被忽略。甚至被母亲连连呵斥,而且很多时候呵斥中充满了人格侮辱性的语言。

三十多年了,在母亲面前,王女士不但没有任何自由,即便连表达一点自己感受的机会都不曾有过。

被这个魔咒折磨了30年,我终于去做了心理咨询

“现在我长大了,自己有了家,可以不用天天面对她了。可是每当我稍微不顺她的心意,她就咒骂我,说我不孝顺,说我会下地狱,说我这样的人不得好死。虽然我知道我没那么大的罪过,可我在内心里还是会相信她的话。每次我稍微想去争取一点点自由,我心里就有强烈的内疚感,这种感觉让我发狂,我在顺从她的同时压抑着巨大的愤怒和痛苦。不知道怎么发泄,就开始用头撞墙,抽自己耳光。”

很多父母常常会通过施加道德压力,让孩子内心产生内疚感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孩子成年后变得明显。因为当一个人有了工作和自己家庭就意味着独立,然而这种独立不是父母想看到的时候,精神控制的最好方法往往就是道德绑架。

很明显王女士被道德绑架控制地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就范的她又不甘心被控制,由内心的冲突而产生的巨大矛盾及其所带来的痛苦吞噬着王女士的理智。当患者的痛苦达到一定程度又没有出口的时候,就会出现自我伤害等行为。

“我虽然讨厌我妈,但是我发现我已经变成了她,我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的孩子,我恨我自己,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了。”

“一次孩子去幼儿园,我提前一天给她选了一条她喜欢的蓝色裙子,但是第二天孩子说想穿另一条绿色的裙子。不知道为什么,我顿时就火冒三丈,告诉她必须穿我选的。孩子和我争辩不过就独自换上了绿色的裙子。我看到后感觉怒火控制不住了,我把裙子给她脱下来后用剪子剪碎扔了一地。 当我看到女儿站在原地瑟瑟发抖的时候,我瞬间就崩溃了。我觉得自己好可怕。”

她止住哭声后,我问她:“对于母亲来说是不是更想保护孩子而不是伤害。我相信你不想故意如此,只是自己失控了。如果同样的事情再发生,你能控制住自己吗”?

王女士悲哀的回答道:“根本控制不住。”

她说:“我觉得我早就不是我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我极度自卑,天天都在恐惧中度过,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生活。”

03.

分析

王女士的母亲属于专制型家长。这类型的家长对孩子充满了强大的控制欲,他们不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并且几乎不去于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意见。他们甚至根据自己心情好坏,随意辱骂甚至责打孩子。

孩子往往对父母说的话表现出抗拒感,对父母的要求回应很低。这种抗拒感可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的专制的压力逐渐形成的。孩子也许表面上不敢违抗家长,但是心里却不服气。王女士就属于表面不敢对抗,但是内心却充满抵触情绪。

专治的家长不仅仅会在行为上对孩子有强大的控制,他们还会带来强大的精神控制,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情绪、思维表达、思想、自我概念、意志等方面进行控制,往往表现为有条件地给予或撤回关爱、逐渐灌输焦虑等。这些控制会干预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觉得自责,内疚。

当孩子成长到青少年时期,会逐渐开始追求思想独立等精神上的自我独立,然而因为家长的心理控制会让很多青少年难以达到精神独立,无法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想和辩证思维。这样很容易导致青少年丧失自我。

即使在进入成年后,本应该有独立自我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的青少年,由于常年累月受到父母的影响,即便经济独立,精神也很难独立。

此类的家庭生活会给青少年带来一些列的心理问题:自我怀疑、思想僵化、对周围充满恐惧、容易冲动、性格懦弱而自卑、做起事情前思后想,优柔寡断、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能力,从而导致不能胜任工作,无法自己安排生活等等。

被这个魔咒折磨了30年,我终于去做了心理咨询

由于长期不能自己做决定,成年后,有些人会丧失给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但是又极其不愿听从父母的摆布,从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定。严重的会对身边的任何事物充满敌意和控制欲从而导致自身行为情绪失控,伤及他人。因此而患有严重焦虑和抑郁症的人不在少数。

04.

一切从学会表达开始

王女士的心理问题来自于家庭,并且根深蒂固。所以其心理恢复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需要耐心的过程。我们的咨询计划是从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开始。

不可控制的情绪让王女士对人总是充满敌意,肆虐的怒火也经常让她行为失控。据王女士说,彻底的情绪失控一周至少有2次,要么对孩子,要么对丈夫,要么是自己因为小事莫名其妙地愤怒到疯狂地摔东西。

这本身并不是王女士不理智,对所有人来说当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也都会如此。因此,对王女士来说,梳理情绪就成了当务之急。梳理的第一步就是认识情绪,主要是让王女士知道自己内心积累了什么情绪,怎么正确面对。

愤怒, 是王女士目前最突出的情绪。“我也不知道愤怒的是啥,就是觉得特别的生气。”在一开始的探讨中,王女士和大部分来访者一样,看不清楚自己的情绪到底代表了什么。

“你用愤怒想达到什么目的呢?”我引导王女士。

“控制,我想控制孩子,我想控制老公。这么多年了,我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被理解,难道我就连让孩子穿个衣服都要听一个5岁孩子的摆布?我觉得我忍受不了。”

对自己的生活有一定的掌控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这个心里需求被剥夺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在再次获得控制权的时候加倍弥补当年的失控。这种弥补往往如同无底洞一般,很难被满足,因此对控制的索取就会变得日益贪婪。

在进一步的咨询中,王女士逐渐意识到,由于长期的压抑,她已经不太能清楚地理清负面情绪的分类。她不敢合理地去表达自身所体会到的悲伤、尴尬、急躁、焦虑、心烦等情绪,这些情绪经积压后全都转为愤怒发泄出来。

当我问她为什么不敢正面表达情绪的时候,王女士想了想说到:“我从来就不被允许去表达,只要我有一点负面情绪,就会被压制回去。我父母遇到事情都会解释得很悲观,他们在外面讨好别人,回家后却充满了抱怨。我感觉他们解决一切家庭闹矛盾都是通过吵架和打架。在我印象中,他们没有过哪次是和平解决矛盾的。其实我不想这样发泄自己,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的情绪表达可以被解释为习得性的表达习惯。虽然一个人的内心情绪感受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是一个人的表达自己感受的方法却是后天习得来的。

“既然你这么不想通过愤怒来表达自己,你想过换一种方法吗?比如说你当你给孩子选好裙子她又不喜欢的时候,不是命令孩子听你的,而是问问她为什么喜欢穿绿色而不是蓝色呢?”面对这个问题,王女士思索了一下回答到:“从来没想过,就是一下子火上来了。和我妈一样。你说的对,我应该问问孩子。”

接下来我们又讨论了焦虑情绪。王女士说:“我总是担心很多事情,怕老公太累,担心工作做不好了,紧张孩子以后入学的问题,恐惧做事情做不好被人嘲笑。一焦虑起来我就心烦,我从来没想过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就是生气。比如丈夫公司应酬,一回来晚了我就担心他。他酒量不行还要喝那么多,每次回来都难受。我很心疼他,但是不会表达,就不想让他应酬。每次一说到应酬的事情我们就吵架,甚至还会动手。”

担心丈夫身体明明是爱的表现,但是王女士因为不会表达,爱的关心却变成了家庭矛盾的开始,这是何等的悲哀。

咨询中,我们商定在以后的生活通过理解自己的情绪与内心感受,逐渐地学会正确表达。其实,愤怒是不可能被彻底控制的,面对愤怒的最好方法就是理解愤怒的真正含义,有针对性的合理表达每一种情绪。

被这个魔咒折磨了30年,我终于去做了心理咨询

05.

三个月后

咨询进行了三个月后,我们不断探讨如何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王女士的变化也越来越大。

她打骂孩子的次数明显减少,一个月可以降到一两次。虽然王女士仍旧无法彻底控制住自己不去打骂孩子,但是3个月来说这个进步已经很大了。她也没有一次通过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表达过愤怒。

脾气的改善后,她和丈夫的沟通越来越多。虽然两个人不太能面对面说很多,但短信交流却越来越多。

让我感觉到意外的是,王女士和公婆的关系在三个月内居然也产生了变化。她说,她在一次家庭聚会时主动帮婆婆做饭,婆婆便主动开口和她聊了几句家常,这成为她们关系改善的开始。

一个人心理问题的形成往往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像王女士这样积累了三十几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克服的。即便是在3个月内有了不少改善,但她曾经积累的问题仍旧每时每刻的影响着王女士。对于这类的问题一般都是需要长期咨询来逐渐缓解。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需要耐心的安抚和引导,而王女士需要耐心去与咨询师配合,才能最终战胜自己。

  • 作者介绍:孙旻舟,加拿大注册心理咨询师,加拿大暖阳心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兼首席心理咨询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