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需要心理咨询?

从未见过你,但会更懂你!

主动来做咨询的人

往往是家里最敏感最痛苦的人

谁更需要心理咨询?

有些来访者一进来就说:“其实不应该是我来做咨询,而是我爸(我妈,我老公,我老婆)需要来做咨询。但是他们都觉得自己没有问题,而我最痛苦,我受不了啦,所以我来做咨询了。”

作为一个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一直认为来访者都是勇者,我很敬佩他们。因为做好准备来面对真实的自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需要勇气的事情。

在陪伴来访者进行长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走进咨询室来求助的来访者,往往不一定是家里“病”得最重的人,而是家里最敏感脆弱的人。也就是说,当所有的人都很麻木时,这个敏感的心灵和个体最快速感受、体会和呈现出问题了。不是因为TA问题最大,而是因为TA最受不了。

心理问题是家庭系统的问题

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有关,0-6岁是人的人格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与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说白了就是,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原生家庭的问题。你是你原生家庭问题的呈现者。

结构式家庭治疗学派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人都是家庭的子系统,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系统,当家庭结构功能不良时,问题就会在个体身上呈现出来,个体问题的根源在家庭系统功能出了问题。

每个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家庭成长环境。这里的家其实是泛指,如果你是孤儿,生活在孤儿院,那孤儿院也算你的原生家庭。家庭如同一个池塘,家庭本身出现了问题,就像池塘里的水变质了,有毒了,而池塘里的小鱼因为抵抗力差,无法呼吸,生病了,就被送来看心理咨询。

人长期在一种压抑痛苦折磨煎熬的环境里长大,心理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当一个人承受不了时,就会通过躯体化和心理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家庭里,孩子和女性往往比较脆弱,所以经常出问题来找心理咨询师的,都是家庭中的敏感者。大部分的情况是这样,当然有些家庭会是女强男弱。

谁更需要心理咨询?

来做咨询的人

不一定是家里问题最严重的人

咨询里有条原则,如果孩子未满18岁出现心理问题,专业建议最好能做家庭治疗。

需要做家庭治疗的家庭,恰恰对家庭治疗非常的排斥。因为每个家庭里总有一个权力控制者,一个无垢者,一个心理完美主义者,一个不能被挑战权威的人。

来做咨询的人,往往是家里最敏感的人,所以,有时问题的核心并不在这个人身上,而真正问题的根源的那个人会认为自己没有问题。一旦一个人承认自己心里有问题,在某些人看来这是对自己一切的全盘否定,所以我绝对不能认错,绝对不能承认自己有问题。如果我没有问题,那我就是对的,我是对的,怎么可能有问题呢?你们有问题,是因为你自己,都是你不好,不是我的问题。这样自己就没有责任了,就可以心安理得的该干吗干吗。

死不承认自己有问题,就等于真的没有问题了?那为何家人会出问题呢?家人的问题都和我没有关系?还是我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有趣的是,有些人来做咨询,不是为了成长自己,而是为了强大自己之后,回去证明那个人有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成长是想打那个人的脸。如果这样的话,有时导致冲突更加激烈,而不是真正的心理成长和身心健康。

谁更需要心理咨询?

成长不是为了改变他人

总要有人先迈出第一步

梅里鲍恩的家庭动力学派认为人的关系准则是自主而相系。每个人与原生家庭的自我分化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我们需要保持独立自主的能力,与原生家庭保持合理的界限和距离,在独立的基础上,有着亲密的联结,彼此之间各有各的生活空间,互相尊重,和而不同。

有的时候也许家里最严重的那个人不一定来做咨询,但我们的咨询是为了自己成长,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变,但我们自己可以变。成长的目标不是自己成长了然后改造他人,而是让自己拥有了照顾好自己、爱自己的能力,也拥有了爱人的能力。当个人稳定强大时,也可以影响周围的环境。

也许你永远都改变不了那个人,但你成长了自己。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能意识到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的原生家庭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有心理问题很正常;我们作为夫妻和父母不是完美的,我们的孩子有心理问题也很正常。当大家都能这样去对待心理问题时,心态可能就会平和些了,对修复创伤有更好的帮助。

当家庭中有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勇敢面对自己,迈向自我成长的旅程,也许会是这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福音。

“让一切到此为止,一切从我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