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遗忘(心理咨询实录)

原音重现

范奕郡(18岁)

要里的东西实在太多,语文的文言文要记,英语单词要记,语法要记,本以为选理科的,可以和背诵说拜拜了,可是一样,数学和物理,公式要记不说,凡事做过的题型也要记,可是,我目前的状态就是前做后忘记,明明是记过的东西,可是,再次看到的时候,总觉得似曾相识,但是无法准确回忆出来。老师说,现在的学习,40%老聪明,60%考记忆,我既不聪明,记忆也不好,看来,考大学是没有希望了。

过目不忘

记得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最佩服的是黄蓉的母亲,把一部《九阴真经》细细看过一遍后,便能一字不漏的背出来,以至于骗倒了老顽童,毁了真经,才有了后来的梅超风盗经,老顽童黄药师桃花岛之赌的故事。黄蓉之母是金庸虚构出来的人物,那么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呢?据说,三国时的张松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张松有一次去见曹操,曹操向他夸耀自己刚写好的兵书,张松一看不得了,曹操已是一代奸雄,若是他的兵书再流传出去,那世上就更不太平了,于是小施计谋,说曹操的兵书并不稀奇,民间小儿早就熟读能诵了,并把刚刚看过的曹操的兵书背了下来,以证明自己小时候就已经会背了。曹操是一个心志极高的人,哪肯跟在人后呢?于是一气之下便毁了兵书。

战胜遗忘(心理咨询实录)

记忆有规律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每个人的记忆容量(心理学术语称即时记忆广度)不一样。有的人记忆容量大,像张松和黄蓉之母,一下子能记住千字以上的内容,有的人只能记住十字以上的内容。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记忆容量是个常数,通常情况下,对于无意义的材料,人的记忆常量是7+-2个组块,也就是说,在自然常态下,人们通常能对5~9个单位的记忆内容做到过目不忘。比如,当我们拨打电话号码的时候,对于3~4位的地区区号通常不用花力气就能立刻记住,7位数的号码能记,但有点困难,一下子记住11位有点难,但是手机号码我们还是能记住,超过11位的数字我们得用点方法了。记得电视台以前举办过一个娱乐节目叫《幸运13》,就是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长内记住13个数字,这个节目其实就是挑战人类记忆的极限。

遗忘有规律

记忆有规律,其实遗忘也有规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遗忘在速度上具有前快后慢,在内容上具有前多后少的规律。也就是说,刚刚学过的内容,如果不复习,一小时以后,还能记住原来材料的44%左右,经过两天后还能记住28%的内容,此后,遗忘速度逐渐减慢,6天后尚能记住25%的内容。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绘制的遗忘曲线。

既然遗忘有先快后慢的规律,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来战胜遗忘呢?艾宾浩斯给我们提供了及时复习和过度学习的方法。所谓及时复习,就是在遗忘发生的最快的第一阶段就给予复习,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对抗遗忘。但通常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要等到考试前再复习,其实这样的方法是最不经济的。下面是一张每周复习表,不知道对你的复习安排是否有帮助。

通常情况下,我们每天都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会布置新知识的作业,如果在完成新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能按表上的要求对旧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那么,我想,即使老师有突然袭击性的考试,你也能做到胸有成竹而游刃有余了。

另外一个对抗遗忘的方法就是过度学习,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对一项新学习的内容,如果在记住以后再学习几遍,也就是用150%的学习时长,记忆效果会大大提高。这个实验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对有些题型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在复习的时候运用了过度复习,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记忆巧安排

利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安排记忆的内容。所谓前摄抑制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有干扰性,所谓后摄抑制指的是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也具有干扰作用。也就是说,通常我们记忆一组材料的时候,开头和结尾的总是容易记住,中间部分的内容最容易忘记。利用这个规律,我们在安排复习材料的时候,重要的内容要先记或后记,或者每天安排记忆的内容要打乱顺序。通常情况下,我们背课文的时候,总是喜欢从头背起,每次都是这样,所以,该记住的每一段总是记得很牢固,可是难记的中间部分永远也记不住。利用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规律,我们还可以知道,每天早晨由于没有前摄抑制的干扰,每天晚上睡觉前,没有后摄抑制的干扰,这些时长段也是记忆的黄金时段。

战胜遗忘(心理咨询实录)

记忆有方法

当然,记忆有方法,像以往常说的谐音法、挂钩法等等比较适用于记忆一组无意义内容的材料,在学习记忆方面,本人认为比较有用的方法是抽屉法。我们可以把知识梳理一下,然后合并同类项,把同一个项目放在同一个抽屉里,把容易混淆的知识也设定一个抽屉。就像电脑中的各个文件夹,你要记得是自己有几个文件夹,哪个文件放在哪个文件夹中就可以了这样,当考试的时候,你的记忆就有了一天线索,即使记不全,也不会记错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从何记起了。

战胜遗忘(心理咨询实录)

专家点评

遗忘掉那些相对来说不太必要的信息,只是记住那些特别需要的信息,这是有才能的一个标志。遗忘不是对记忆的干扰,而是对记忆的有意条件。当我们面临着被信息海洋淹没的危险时,应该学会如何有效的遗忘已不再需要的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