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深处|心理咨询中的“假关系”

走进深处|心理咨询中的“假关系”

图文 | 心之爱(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访者M在咨询室诉说着自己的痛苦经历,为了缓解痛苦,她去过各种专业机构寻求治疗,讲到这些经历时,她无法抑制自己的愤怒,咬牙切齿地说:“我知道自己就是强迫症,我需要的不是不痛不痒的诊断和接二连三的开药,我想知道的是:怎样才能减轻痛苦。”听着她的描述,突然想起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病人躺在医生面前,但是医生只看到了病,没有看到人。

走进深处|心理咨询中的“假关系”

心理咨询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咨询室里,来访者本人永远比他(她)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重要得多。同一个来访者,在不同的咨询时长讲述自己的故事,会给咨询师带来完全不同的信息;同一类心理问题的不同来访者,面对相同的症状,却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所有这些,都在提示着咨询师:每一个来访者都是一本全新的书,书里的故事需要咨询师一页一页的仔细翻阅,进而写出与来访者情感共鸣的读后感。可以说,如果咨询师不能超越理智的评判而进入情感层面与来访者交流,那么,咨询将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战斗。

走进深处|心理咨询中的“假关系”

当来访者坐在咨询师面前,被看到的仅仅是问题,而不是她(他)自己,则可能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虚假的关系,这在初级的咨询师中经常出现。咨询师小维身体僵硬地前倾、手扶在自己的膝盖上(大抵她以为这是咨询师行业里最专业的姿势吧),努力地倾听着来访者F的话,同时大脑还在高速运转(她是不是有幻想?她的社会功能受损这么严重,是神经症吗?我该怎么反应才会让她觉得被理解了?我该不该打断她?……)很显然,咨询师小维没有办法进入情感层面与F产生共鸣,大部分精力都被该与不该占据了。而这种假关系的存在会将咨询师与来访者阻隔在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外。不管是来访者还是咨询师,如果你感觉到,你们之间的互动存在障碍,让你不舒服,这时就需要停下来检验一下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问问自己:这种关系是我需要的吗?我能不能接纳它?

走进深处|心理咨询中的“假关系”

大部分来访者在进入咨询室前,他们就已经渴望与咨询师发生不一样的链接。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他们之所以带着问题成长,归根结底源于他们期待被看到、尊重、理解、接纳……而这种缺失所需要的满足往往从咨询关系开始。一开始,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建造一个类似于子宫的容器,把来访者重新植入“子宫”中,通过言语、非言语等现场互动,帮助并引导来访者重新喂养自己。此外,关系的互动不仅仅体现在建构容器上,还体现在咨询中的“冲突”处理上。进入咨询室的来访者,大多都是矛盾体,他们对于自身成长的矛盾冲突往往也会呈现在与咨询师的互动中,咨询师要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呈现,并带领来访者探讨矛盾冲突呈现的情境、引发的身体感受等,通过这种探讨,引导来访者在关系中更好地看清自己,从而实现自我成长。所以,构建真正的咨访关系,不仅需要咨询师的柔性,更需要咨询师的韧性和勇气。咨询,从一段真正的关系开始,你准备好了吗?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