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长口中的孩子,与心理老师实际看到的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很多的心理咨询中,有一个现象,

前来求助的家长口中的孩子,与心理老师实际看到的孩子,存在很大的差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家长一般是因为孩子成绩、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前来咨询,这时家长眼中看到的就是孩子的问题;而作为旁观者,能够看到的是孩子多面的样子。这其中,孩子能够和心理咨询师有良好的沟通,却不能够和家长有效沟通。

为什么家长口中的孩子,与心理老师实际看到的存在很大的差别

心理学上,人与人之间沟通水平的评价标准有六种程度:

1、 “Ta讨厌你吗?”

2、“Ta愿意和你在一起吗?”

3、“Ta愿意跟你说点什么吗?”

4、“如果你说话,他愿意听吗?”

5、“你们能够生成性地聊一些新话题吗?”

6、“待了一段时长之后,还想再见到你吗?”

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通过沟通孩子了解到这个世界,而不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爸爸妈妈要具有倾听的能力,甚至当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拿一个小本子记下来,表示“我在认真听”;或者把孩子的话适当重复一下。只有营造一个适合沟通的、舒适的氛围,我们才能够和孩子有效地沟通。缺乏有效沟通的话,无论是能力多么强的父母,都无法“施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