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微信公众号:37度心理(ID:psy-37),欢迎分享!

《血战钢锯岭》是著名导演梅尔·吉布森的又一力作。故事背景是二战时期美军攻打日军的冲绳岛战役,而拿下钢锯岭无疑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利。据历史资料记载,冲绳岛战役是二战最后一场大型战役,美日两军双方伤亡惨重,共20多万人丧生。这部电影就是在高度还原战争这个巨型绞肉机的基础上展现不一样的人性美,主题正能量,情节安排紧凑、详略得当、场面恢弘。

原生家庭的矛盾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还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多斯的原生家庭充满着浓厚的宗教气息,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她仁慈、博爱、善良,是多斯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早的塑造者。而多斯的父亲却截然相反,他暴戾、残忍、冷漠,看着两个儿子互相掐架不管不顾,只扔下一句“我只管收拾那个打赢的就行了”。母亲与父亲鲜明的性格对比,为这个家庭的矛盾奠下不和谐的基调。一边是圣母般的母亲,一边是恶魔般的父亲,两股极端的势力在多斯的骨子里碰撞。俄狄浦斯情结时期(又叫“恋母情结”,指儿童潜意识里的恋母弑父的欲望)的多斯怜爱母亲,害怕又仇视父亲,但面对与之“势均力敌”的哥哥,多斯却表现得争强好胜,并且一言不合就打架。这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对成人行为的模仿,是对父亲暴力行为观察学习的结果(观察学习,又叫“替代学习”,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信仰的启蒙

在一次与哥哥的相互掐架中,求胜心切的多斯一时冲动拿起砖头把哥哥拍得不省人事。导演很巧妙地用蒙太奇镜头,展现了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面对犯了“不可饶恕”的过错时慌张、惧怕的心理。多斯恐惧地流下了眼泪,害怕受到父母的惩罚,但母亲却走过来安慰他说哥哥不会有事的,不要怕。但多斯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差点杀了人,因此母亲告诉他: 杀人是众恶之首,夺走他人的生命,在上帝眼中是重罪,也是最令他痛心的。犯了错的多斯谨记母亲的教诲,为了不让上帝失望而愿意遵守规则,做个好孩子。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习俗水平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这个时候多斯的道德发展是处于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遵循的是天真的利己主义,他们遵守规则只是为了更多的奖赏而已,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因此对多斯来说,他只是单纯的想要打败哥哥,并没有预想到他用砖头攻击哥哥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直到后来看到哥哥受伤了,倒地不起,以及父母着急的反应他才意识到自己犯错了。当他看到墙上的十诫,意识到自己破坏了规则,此时他的道德发展水平到了习俗水平的第三阶段—–“好孩子的定向”。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遵守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认为规则是不能改变的。多斯突然明白了他要遵守规则的。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能够勇敢去探究周围环境。对母亲形成的安全型依恋使多斯得以健康成长,他继承了母亲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天性,更可贵的是,他有着与母亲一样坚定的信仰: 素食主义、按时祷告、热爱和平、敬畏生命。不懂医学的他,用皮带机智地救了一位出车祸的男子;主动地为前线的士兵献血;即使免于服兵役也力求为这个国家作点点贡献,用他的话说:我已经做好牺牲的准备了。在道德发展水平上,此时的多斯处于第三水平第六个阶段,他对是非道德有自己的判断,并且能遵循良心的原则,有自己的信念。

信仰的挑战

影片中,主人公多斯的信仰不止一次面受挑战。最初否定他的就是他的父亲,这位一战的幸存老兵,他深知军队强调的就是“服从”、“统一”,而儿子多斯的“理想主义”注定会招来排挤和孤立,因此他把多斯带到埋葬战友的那片墓地,嘲弄否定他的信仰,甚至还放言“就算你侥幸存活下来,你也不会感谢上帝”。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父亲的言语刺激并没有打击到多斯,他如愿参军了。果不其然,军队里容不下他那“疯狂的想法”。出口闭口都是上帝,周六要过安息日,尤其是不肯拿枪,不参与持枪训练,令多斯与周围其他人格格不入。上司认为他违抗命令,不可信任;队友觉得他自以为高人一等,拖累集体。他们之间冲突激化的结果是,多斯半夜被队友群殴,被带去看心理医生,被关进军事监狱,甚至还送上军事法庭进行军事制裁。多斯的信仰与整个军队甚至整个国家起了冲突。

群体压力

一个纯良无公害的人,怎么会仅仅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引起集体如此强烈的不满呢?答案是从众行为(从众是指个人在团体中的行为表现符合众人所认可的标准),无论是心理学家谢里夫的从众实验还是阿希的从众实验,都向我们揭示了:在认知判断下,个人的选择将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小群体成员倾向于通过确定对现实的共同观点来减少情境的模糊性)。当多斯带着《圣经》入伍时,起初只是受到大家的嘲笑,个别善良的队友还护着他,后来,随着上司对他的误解加深,同僚们渐渐对他疏远,视他为异类,半夜三更将熟睡中的多斯殴打致伤却无人同情和慰问,同僚们的集体歧视演化成了集体霸凌。即使动了恻隐之心的队友也因群体压力而变得冷漠无情。

在强调绝对服从的军队里,是不允许个人价值观的存在的,这种“去个性化”使得个人在群体中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与群体统一起来。正因为军队中群体的淹没性和匿名性,人们对多斯所受的伤害丧失了责任感,把他一步步逼到崩溃的边缘。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信仰的救赎

面对上司的误解和讽刺,同僚的排斥和殴打,多斯都选择了隐忍,但被关进监狱而无法上战场,他的内心备受摧残,他的信仰在一点点地被瓦解,他崩溃地挥拳击打铁门,发泄内心的不满,但漫漫长夜,唯有《圣经》使他冷静,因为那里记载着他的信仰。正如他对前来规劝的女友所说:“如果我不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知道该如何活下去”。如果说小时候对规则的遵守和维护是对信仰的顺从”,多萝西送的《圣经》使他对信仰更加认同,那么此时的多斯,早已经把信仰内化,融进自己的血肉里,变成了价值观和信念。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幸好在审判庭上多斯的父亲及时出现,令双方的关系由竞争模式最终转变为相互妥协,双方既保留一部分的需求,又放弃一部分的需求,换言之,多斯可以不携带任何武器踏上地狱般的战场,可以继续履行职责,成为一名战地医护兵。

自我实现的诺言

信仰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多斯的爸爸说,他就是为了捍卫美国宪法而战的;豪厄中士认为,拿枪的士兵才能维护我们的权利,保护我们的女人和孩子。战争的本质是杀戮、掠夺,无论其打着什么样的旗号。而多斯却给出了另一种选择:将正在分崩瓦解的世界一点一点地重新拼凑起来。他要捍卫的不是那些既定的规则,而是人最本质的——生命。因此,他手无寸铁地走进冲绳岛战役,穿梭于各种不定时炸弹之间,把一名名伤员从鬼门关拉回来。一个两个三个……每救完一名战友,瘫倒在地上,多斯总是默默祷告“上帝,求你,再让我救一个,再帮我救一个”……一个晚上下来,他救下了75名兄弟,其中有欺负过他的队友,有贬低过他的长官,甚至还有几个杀害他同胞的日本人(后来没挺住,挂了)。在视人命如草芥的战场,生命早已丧失尊严,轻若鸿毛,但多斯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与时长作斗争,与敌人作斗争,完美践行了当初自我实现的预言。这是奇迹,更是信仰的力量。(未完待续)

关于《血战钢锯岭》的心理学解读(上)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