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别不信,这些异常心理正在折磨您,进而影响学生!

老师别不信,这些异常心理正在折磨您,进而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实施者,老师的某些心理偏差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最为直接、最为深远的负面影响。俗话说知其错方能改其错,行其正。所以,小编在此盘点一下80后老师常见的5种心理异常。根据表现的不同,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异常大致有以下集中情形:

1、过度自信而带来的自负心理

自信本来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一种优良的个性品质,但过度的自信就成为了一种心理异常,过度自信就是自负。80后老师常见的自负心里首先表现为对自我班级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方式的过分自信,其次就是表现为对管理效果的过高期望。因为对自我能力的过分自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以自我意志为中心,体现出管理过程中的绝对自我意志。这样的老师一般首先会制定出一整套体现出自我管理能力的或者管理水平的凝聚着自我意志的政策措施,让学生义务反骨的去贯彻执行。但是,由于自负者大都不相信别人,所以一般不允许有别人的意见或者建议,更不用说是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了。

同时,有自负心理的老师过分相信自己的管理能力以及水平,自然就会对管理效果特别关注,尤其是对荣誉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热衷,在预期效果中,总希望自己时刻都能表现的比别人好,比别人强。总希望时刻的到领导的坑定或者同事的赞扬,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才能体现出自己工作的价值。

受老师的这种心理的影响,学生自然就会产生自负心理。如果班级目标实现了,学生的心中就会滋生出一种优越于他人的心理,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强,从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以及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最终是学生变的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如果是班级目标实现不了,学生则会产生一种失落感,进而对他人超过自己的成绩产生会产生怀疑甚至是不服心理,或者是认为别人耍了什么手段,或者认为评价者有时公正、公平,有意与自己过不去等。

2、过度宽容带来的放纵心理

宽容本来是对他人的一种优良的情感态度,但过度的宽容就成了放纵,成了心理偏差。老师的放纵心理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对自己教育学生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的漠不关心,对集体荣誉感的毫不在意。这种情形下的班级管理没有所谓的整套政策措施,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没有对学生成长和成才必要的监管约束以及评价机制,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表现放任自流,好则好矣,差则差矣。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不是立足于引导,而是热衷于事后补救或者息事宁人。

对学生的放纵就是教育工作的失职,老师对学生教育管理中这样的放纵心理带来的必然是责任的缺失。学生受其影响会逐步形成对什么事情都持无所谓的态度,得过且过,学习生活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更没有激情。但正如苏赫姆林斯基说的一样,“亲年学生对自我的放纵,就是生命危险的信号,”这种心理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老师别不信,这些异常心理正在折磨您,进而影响学生!3、缺乏自我创新的盲从心理

盲从,就是缺乏主见的跟随、模仿。80后老师常见盲从心理常常表现为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依照他人的说法或者建议行事。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别人搞一个什么活动,他也搞一个什么活动,从不考虑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需要。

学生受这种心理的影响,在学习生活中就会变得唯唯诺诺,缺乏主见,进而失去个性和一个健全人所必须的创新开拓意识。因为盲从者必然保守,盲从者必然僵化。

4、眼红他人优越性的嫉妒心理

心理学认为嫉妒就是对他人的优越性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冤情、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心理异常。80后老师常见的嫉妒心理常常表现为看到他人去的超过自己的成绩而自己又无力或者改变现状,对他人表现出的不满或者怨恨的情绪。这种心理影响到学生必然会使其失去对他人取得的成绩或者荣誉的正确态度。面对他人的成绩或者荣誉,不是去谦逊的学习、交流、分享,而是认为别人的成绩或者荣誉会对自己不利,耿耿于怀。有人说嫉妒是怨恨乃至仇恨的源头,这种心理在学生中滋生必然会影响到班级的团结。

5、面对现实或者未来的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们对现实自我的生存状态的不遂人意或者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某种不良情形产生的一种担忧以及焦躁不安的负面心理,大多来源于过大压力。80后老师常见焦虑心理常常表现为对现实的叫教书育人这一工作的逆反性思考产生的对工资、环境的抱怨,对未来表现的无奈等。这样的职业认同错位必然会给成长中的学生产生影响,使他们产生不必要的紧张、不安甚至是悲观厌世的心理。

当然,80后老师的心理偏差可能不知上述几种情形,但窥一斑可见全貌。老师有什么样的心理偏差自然就会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使学生也形成某种心理偏差,因此任何一个80后老师都必须谨小慎微保持适度的自信,对学生严加管理而又把握好尺度;对学生宽容,既尊重爱护学生又不纵不溺;对生活既谦逊能做到向他人学习而又有突破创新。

老师别不信,这些异常心理正在折磨您,进而影响学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