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你的抱怨换来的不是“感同身受”,而可能是他人的鄙视

我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美好的境地,在那里远离烦恼,充满了快乐,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情,不用违背自己的内心,不用带上人格的面具,这样的净土其实就是人们“期望”的表达,我们每个人都希望事事顺利,但现实确是事以愿为,我们的需要总是被一些现实因素而阻隔,使得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当心理产生矛盾的时候,人们的消极情绪就会随之而来了。

心理学家:你的抱怨换来的不是“感同身受”,而可能是他人的鄙视

为了舒缓心中的不满和怨恨,就会通过唠唠叨叨的“抱怨”来缓解内心的压抑,于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就成了一个抱怨的世界。抱怨随处可见,工作上、生活中,各种抱怨接踵而至。我们常常会找到一个抱怨的对象,然后将自己内心的“垃圾”,全都发泄给他,但是心理学家表明:即使这个抱怨的对象是你很亲近的人,你的抱怨换来的也不是对方的“感同身受”,而是冷暖自知。

心理学家:你的抱怨换来的不是“感同身受”,而可能是他人的鄙视

感受就是人们对事物形成的一种知觉,心理学中将知觉定义为是事物整体的认识,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个体整体在大脑的反映。你的抱怨无论再生动,或者真实,只能让听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画面,并不会和你产生同样的感受,事情没有发生在其身上,永远也不能亲身体会到当时的感觉。因此不要在妄想你的听者会理解你,也许换来的只是他的嗤之以鼻。

心理学家:你的抱怨换来的不是“感同身受”,而可能是他人的鄙视

神经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听太多的抱怨会伤害大脑,虽说他人的抱怨不能同样感受,但是长时长接触他人的怨恨,长时长的处在消极情绪下,人们的情绪会受到传染。接触太多负面的事件,很可能会导致当事者以同样消极的方式处理事情。心理学家还指出,听太多别人的抱怨,还容易变得麻木和愚蠢。

心理学家:你的抱怨换来的不是“感同身受”,而可能是他人的鄙视

抱怨是人们美好生活的绊脚石,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抱怨听多了,总是会受到伤害的。但是我们内心难免会出现压抑的情况,这时候应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发泄内心的不满,例如听听音乐,做一些有兴趣的事情,陶冶自己的情操,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等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