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能动性的心理活动机制

作者:张扬,霍永泉(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人是一种具有很强自主性的动物。 能动性作为一个传统的哲学话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心理学领域对主动性的研究还比较短,但已经挖掘出许多新的理论线索和实现路径。 当前对能动性心理学的研究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主客观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以认知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流动性研究成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流动性研究“虚无和模糊”的局面,凸显了心理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和优势。

主体能动性与人的心理本质

探讨主体能动性,首先要面对如何认识人的心理本质的问题。 西方近代哲学曾十分重视对人的主观心理“感性”的分析论证,认为感性是主观意识的本质。 研究主观心理现象的核心问题是“客观感觉如何转化为主观知觉和意识”。 然而,如何客观地研究主观现象存在着严重的“解释鸿沟”问题。 美国哲学家内格尔曾提出,客观科学理论必然要求摒弃主观特征。 客观科学越完善,它离主观性就越远。 因此,客观和主观两类概念之间的鸿沟难以解决,这是坚持唯物主义研究原则的根本问题。 在内格尔看来,主观性或“可感知特征”是人类心理意识的必要属性,没有主观性就根本没有心理活动。 即使是人类最简单的感官现象,也属于一种“主观感觉”,否则人类的感官水平并不比昆虫或植物高多少。 主观感觉是人脑对原始感觉信息数据附加的“附加值”,根本没有普遍接受的科学客观性原则。 强调客观性,必然会忽略主观性。 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主观心理问题,认知功能主义也是如此。 心理活动的研究必须考虑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域建立一些非生物的主观感受。 只有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协调统一,才能揭示人的主观心理的关键特征。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韦格纳得出结论,人类思维的本质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接受性,二是主动性。 他强调说,“事实证明,心智能力并没有全部结合在一起。相反,人们根据两个根本不同的因素来看待心智,我们称之为接受性和能动性。” 与哲学家的主张不同,当代心理学将能动性纳入主观心理活动的本质属性范畴,认为“能动性的主体不是感觉和情绪,而是思维和行动。 构成能动因素的心理能力是我们能力、智力和行动的基础。 正是心灵的活动揭示了人类在行动和目标实现中的能动性。”这一心理能动性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关于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哲学辩论朝着科学论证的方向发展,并进一步揭示了

目前,认知心理学研究普遍提倡“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能动性理论。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皮亚杰 , 提出发生认识论, 曾将主体能动性视为认知建构发展的过程和属性。在皮亚杰看来, 人的认知产生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机械接受系统,但从出生起就一直活跃 . 人的本能图式在不断同化和适应的过程中得到更新和发展,从而实现个体认知。 活动过程。 社会认知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也强调了人类能动性的中介作用的价值函数。 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人类是自组织的、主动的、自主的控制系统,能动性使人能够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机能和所处的环境发挥作用。 他主张建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能动模型,即环境(E)、人(P)和行为(B)的相互作用决定论,认为人类处在这样的三元相互作用中 系统。 行为和外部环境。 同时,他进一步提出,反思个体自身及其行为和思想的充分性的元认知能力是能动性最核心的属性。 班杜拉对动机的关键变量的讨论,例如自我效能的结构要素,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它不仅在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为提升人的情感和信念水平提供了积极的支持。 功能。 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今心理学对能动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抽象层面的理论思辨,而是转向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学研究和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 随着运动理论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结果的不断积累,运动的本质及其心理过程的机制等问题将在新时代得到更清晰、更全面的回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