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变故突如其来心中的坎儿怎么过 心理危机干预带你走出心霾

2017年11月29日讯,有的人一生风平浪静,更多人一生要遭遇多次心理危机事件,而他们中的极少数还会遭遇重大危机事件,比如地震、海啸、爆炸……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创伤,活着的人总要勇敢地活下去。在他们遇到了难以绕过的坎儿时,心理医生可以带着他们从黑暗中走出去,让他们看见光,看到希望。

重大变故突如其来心中的坎儿怎么过 心理危机干预带你走出心霾

童永胜在重大事件现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在北京回龙观医院,就有一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这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中心不仅为公众提供日常的心理援助,也会在重大灾难后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救援。近日,在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迎来15岁生日之际,记者走访了这里,了解到隐藏在一些重大事件背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的故事。

唤醒沉浸在失父之痛中的男孩

童永胜是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副主任。近几年,他经常参与重大事件后心理危机事件救援。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大爆炸。爆炸发生当天,童永胜作为心理救援专家就赶到了现场。在那里,他遇到了很多需要进行心理救援的伤员,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是他抵达现场后救援的第一个伤员。

当天傍晚6点多,童永胜抵达驻地后正准备吃饭,这时,志愿者推着轮椅进来了。轮椅上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在爆炸中受了伤,伤口已经包扎好,脸上也擦得干干净净。孩子一动不动地坐在轮椅上,表情木然。志愿者告诉童永胜,男孩的爸爸在天津打工,暑期他和妈妈一起从老家来天津看望爸爸。爆炸当晚,爸爸下班后正带着他在外面逛,突然,爆炸发生了。那一瞬间,爸爸奋不顾身地将儿子拥在身下。男孩受了伤,但伤情并不严重,但他发现爸爸不见了–强大的气流将他的爸爸炸飞了。

救援人员把他送到了医院,这之后,他的表情一直是呆呆的。童永胜知道,男孩正处在重大事件之后心理上的警觉期,这时他就像“休克”一样,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一片茫然。问他什么,他都不回答,不哭不闹也不说不笑。“现在很多人知道心理危机救援的重要性,因此,在我们心理救援专家刚刚抵达现场后,志愿者就带着男孩来到驻地了。”童永胜说,这个时期的陪伴非常重要。“考虑到男孩的妈妈在爆炸中也失去了丈夫,因此,我决定不让孩子的妈妈来陪伴。”在驻地,童永胜并没有对男孩说太多。他拍拍孩子的肩膀,拉着他的手说:“现在你安全了,我们都在帮你寻找爸爸。”

第二天,志愿者和男孩的家人再次陪着男孩来找童永胜。这一天,男孩还是处于茫然的状态。“我还是拍拍他的肩膀,拉拉他的手。”童永胜说,男孩对外界的刺激是有反应的,每次他让男孩伸出手时,男孩虽然面无表情,但能够对他的语言做出回应。

第三天,男孩再次来到心理危机干预驻地。这一次,男孩嚎啕大哭。他哭得特别伤心,一边哭还一边喊着:“我要爸爸!我要爸爸!”男孩的痛哭,让童永胜悬了两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开始释放。”男孩的妈妈也在旁边陪着儿子一起哭。伤心的孩子需要回归到熟悉的生活状态中,才能更快地从伤痛中走出来。童永胜问男孩的家人,“他平时和谁最亲?”男孩的妈妈说,孩子平时住在奶奶家,“和奶奶关系最好。”童永胜又问了男孩的其他家人,得到了一样的答案。于是,他提议让男孩尽快回到老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让他尽快回归到熟悉的生活中。”天津,对于男孩来说是伤心地,而母亲本身也是受到创伤的人,综合考虑,还是让男孩回到老家、回到熟悉的亲人身边更好。

童永胜说,现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后,有人会好心的将灾区孩子接到其他地方或者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散散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需要时长去适应。而适应新的环境,本身就会增加他的焦虑;在熟悉的环境中,他会更有安全感。因此,这也是很多灾区的学校开学特别早的原因之一。这也提示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重大危机事件,要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长,“如果想把他接到其他地方,最好在重大事件发生三个月到半年之后,那时,孩子们已经度过了危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帮受伤的小伙走出“牛角尖”

还是在天津,童永胜遇到了一个小伙子,他是当地的一名工作人员,小伙子伤情特别严重。“那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做一次手术。”小伙子天天都在哭,三四天之后,依然在不停地哭,护士长特别着急。于是,医院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童永胜,希望他来帮帮这个小伙子。

来到病房,童永胜发现小伙子没有震后那种被吓呆的情况,但就是不停地哭。和小伙子一聊,他才发现小伙子特别担心未来的生活。“你看我伤得这么严重,这要花家里多少钱。”谈到钱,小伙子更伤心了,“我受伤了,今后挣钱更困难了,可是我媳妇上周刚刚失业,她也没工作,这可怎么办。”小伙子还在不停地哭,“我爸妈都60多岁了,我这上有老、下有小,日子怎么过啊。”

原来小伙子是在担心他的未来。童永胜说,小伙子的思维已经被禁锢住了,他不知道,他的社会资源还有很多。于是,他问小伙子,“媳妇为什么失业了?”原来,不是媳妇失去了劳动能力,而是媳妇所在的商场拆迁,刚好这段时长没有工作。“凭她的能力,还能找到工作吗?”“应该可以。”再一问小伙子的父母情况,其实也没有那么悲观:老人虽然都超过60岁,但身体健康,家里还有几亩地,种的庄稼足可以养活一家人,“这么说,至少几年之内,家里都不愁吃,不愁喝。”小伙子担心他的医药费,童永胜知道像他这样的伤员,费用应该是由政府负担的,但在没有确切答复的情况下,童永胜也不能向小伙子承诺。当天晚上,他在参加联席会议时确认了这一消息。第二天,童永胜再次来到医院时,告诉小伙子:“你不用担心医药费啦!”

这之后,小伙子再也不哭了。此后,童永胜每天都会到医院给其他的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每次小伙子听到童永胜的声音,都会等着和他说几句话。“人在遇到重创的时候,很难从狭窄的思维通道中走出来,他们看到的都是困难,而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他挖掘资源,寻找社会支持。”

平静的表情后是一颗破碎的心

有的人在重大创伤之后,表现得非常平静,甚至很开心,其实这是他们在用这种方式进行防御、保护自己,但长时长处于这种状态,无疑是不利于健康的。北京回龙观医院安定门门诊部主任张丽霞在心理危机救援中,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案例。“那年,在地震之后,我赶到灾区,遇到了一个在地震中失去妈妈的小女孩,她表现得一点都不悲伤,甚至每天都笑眯眯的。”那个小女孩不过八九岁,地震时她在上学,受了点轻伤;妈妈在家里忙家务,在地震中遇难了;爸爸在外地打工,非常安全。

小女孩在妈妈去世后,一直都非常开心。“她不承认妈妈已经去世了。”女孩告诉周围的人,“我在等妈妈回来,妈妈会回来的,妈妈等着我放学回家呢。”张丽霞读懂了小女孩,“她太悲伤了,想用这种方式让悲伤的情感与自己隔离,用这种方式进行防御。”从短期来看,这种“否认”可以保护自己;但如果长期“否认”,小女孩就会活在幻想之中。

当小女孩度过了否认期之后,她会陷入巨大的悲痛,之后渐渐地接纳亲人离世的事实,慢慢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陪伴、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张丽霞说,不管是女孩这种否认,还是对于亲人的离世表现出愤怒或者悲伤,心理救援者首先要评估他们处在哀伤反应的哪个阶段,最初他们需要的可能是基本的生活照料和陪伴,之后允许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安全范围内表达悲伤情绪,理解他们的悲痛,慢慢地帮助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秩序”。比如饮食起居,日常活动等。最初这个小女孩的悲伤情绪被“卡”住了,不能流动。在心理治疗师和亲人的陪伴下,小女孩的哀伤情绪渐渐得到宣泄、释放出来后,慢慢就能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了。

很多人一生都不会遇到重大突发或灾害事件,但所有的人都会经历亲人的离世。张丽霞说,其实大多数人都能正常地经历、度过哀伤,逐渐从悲伤中走出来。在逢年过节,触景生情时,可能还会出现短暂的悲伤情绪,这些都是正常的。一旦遇到哀伤反应较重,包括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反应及睡眠、食欲等生理反应,时长超过两个月甚至更长,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就应该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贾晓宏 文并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