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揭露隐藏的的人性

全文共1592字,阅读需要4分钟。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古今中外,不论是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对人性的真相兴趣浓厚。你对人性的了解有多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随着我们对社会的体会和了解,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人性黑暗论当中,但是,人性到底有多黑暗呢?让我们一起通过经典心理学实验来看看。

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揭露隐藏的的人性

  1. 旁观者冷漠实验

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心理学效应,责任分散效应,这个实验便是验证。心理学家设置了一对一以及多对多的对话环境,但是,这些被试都被设置在不同的房间之内,他们并不能见面,只能通过对讲机进行对话,并且,这些对话内容多是涉及隐私的话题,而在这些对话者中,其中一位便是实验人员。当这位实验人员假装哮喘发作需要救助时,一对一环境下,有85%的人都选择了救助,而多对多的环境下,只有35%的人选择了主动救助。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遇到此类事件,当我们发现需要救助的人群时,如果人群众多,反而救助的反应时长会比较长,甚至被救者到底也没有得到帮助,而当我们独自面对这类事件时,帮助他人的勇气便会大大提升。但是我们应该了解的是,无论人多人少,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我们都应当做一个帮助他人的人。

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揭露隐藏的的人性

2.斯坦福监狱实验

不论是历史上草菅人命、杀人如麻的独裁者,还是现代坐上官位后为非作歹的“领导”,无不体现了人获得权力后的狰狞面目。为什么有些人获得权力后就变恶人了呢?

1971年,为了观察环境、身份对人行为的影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展了一项“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把征募来的24名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作狱警,一组扮作犯人,要求他们保持监狱秩序。狱警和犯人很快适应了角色,却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实验最初的24小时内,在几乎没有指令的情况下,狱警们开始对犯人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接下来几天,狱警对待犯人更加严酷,经常不让他们休息,让他们做各种卑贱的工作,想出各种方法来惩罚他们。狱警暴力、恶劣的行为让预期要进行15天的实验不得不在第6天紧急叫停。

人会按照他们认可的身份和预期中“应该做的事”行事,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仅仅是向人分配角色、贴上标签,管一些人叫狱警,另一些叫犯人,就足以引发病态行为。特殊的环境和没有监督的权力会让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变成嗜血狂魔。人有攻击、暴力的一面,得到权力后会让人性中这丑陋的一面暴露出来。要避免极端行为,一是要有健全的制度把‘猛兽’关在笼里,二是掌权者不能当局者迷、沉溺于权力游戏,要明白权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经典心理学实验带你揭露隐藏的的人性

3.电击实验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对无辜民众残暴凶杀的行径骇人听闻。执行屠杀犹太人最终方案的阿道夫•艾希曼面对控诉时说,“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甲级战犯东条英机也辩护道自己是“忠于天皇”。“服从命令”真的会让人丧失理智和道德感变得穷凶极恶吗?

1965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开展了一项颇受争议的“电击实验”。实验人员告诉参与者这是一项研究“惩罚和学习行为”的实验,当隔窗后的“学生”答错问题的时候要对其进行电击惩罚(“学生”和电击都是假的)。100伏左右的电击时“学生”会喊疼;270伏时他们就会抗议;到330伏“学生”就再也没有声音了。在研究者的“指令”下,参与者要逐步增加惩罚力度,直到实验者喊停。实验结果令人惊心。40位参与者中,有一半以上完全服从了研究者的要求,即便他们听到“学生”的撕心惨叫,依然按下最大电伏。

研究表明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即使这个命令违背他们自己的道德和伦理原则。“服从命令”的观念根深蒂固是出于自我保全,我们必须臣服于强大的力量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历史的暴力和电击实验都给我们警示,人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自由和理智,行为被许多“命令”支配着,也许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在作恶。

有人说,心理学的进步建立在了黑暗的历史当中,可是只有我们清楚了最黑暗的人性,我们才能懂得发挥最光明的自己。


【审稿专家】

汪卫东:北京西鹤年堂中医医院院长(原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医心理主任医师、国内首席中医心理专家,擅长对强迫症、抑郁症、重度失眠、精神障碍康复等心理疾病治疗。

【汪卫东教授与TIP疗法】

汪教授独创的TIP(非药物)疗法开创性的将中医与心理学相结合,从人格出发根源上治愈强迫症、抑郁、重度失眠、精神障碍康复等心理疾病,住院2-4个月即可回归正常生活,并且基本无任何药物副作用与复发可能。

返回顶部